2023 年 5 月 27 日

西方敢挑戰一中原則的 為何是人口不到300萬的立陶宛?

外交部長吳釗燮7月20日宣布,將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名為「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這是我國在中國大陸邦交國設立的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

大陸外交部10日下午發布新聞稿,指稱立陶宛此舉公然違背兩國建交公報精神,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政府對此表示堅決反對,決定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政府召回駐中國大使。」

對於何以立陶宛敢為其他西方大國不敢為之事?大陸的分析都將之歸因於立陶宛近年的親美立場。

大陸與立陶宛是在1991年9月14日起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新京報稱,根據公報內容,立陶宛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立陶宛承諾不和台灣建立官方關係和進行官方往來。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接受新京報訪問時表示,中國和立陶宛的外交關係過去一直比較平穩。但立陶宛這一屆新政府上台後,對華政策有了變化。

2019年2月,立陶宛安全部門指中國是立陶宛「國家安全威脅」。立陶宛總統瑙塞達2019年7月也表示,不支持吸引中國投資參與該國港口的現代化建設,並稱中國投資「可能會威脅立陶宛國家安全」。

崔洪建表示,近幾年來,整個國際形勢發生很大變化。在目前中美競爭的背景下,美國想通過影響波羅的海國家來影響歐盟。同時,波羅的海國家也被美國當作對抗俄羅斯的前沿陣地。

他認為,立陶宛對北京態度的轉變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問題不斷積累後產生的變化。

環球時報報導,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市政廳的外牆上就寫著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一句話:「誰侵犯立陶宛,誰就是美國軍隊的敵人」。

崔洪建稱,立陶宛對美國有較強的「安全依賴」。2014年烏克蘭危機後,立陶宛認為與俄羅斯之間「安全關係緊張」。美國則對此加以利用,和北約成員國在波羅的海開展了多次軍事演習,進一步強化波羅的海國家與俄羅斯的對立情緒。

新華社國際部亞歐問題首席調研員孫萍也指出,立陶宛高度依賴美國提供安全保障,一直走親美路線。拜登政府上台後對中東歐國家有所冷落,立陶宛試圖通過打「台灣牌」向拜登政府納「投名狀」,提升自身對美國的價值。

但孫萍預期,由於立陶宛體量有限,其「反華」操作難以影響中歐合作大局。

多數分析未提到的一點是,立陶宛對中國大陸的經貿依賴並不高。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立陶宛對大陸出口僅占出口總額的2.3%。立陶宛主要貿易夥伴為俄羅斯、拉脫維亞、德國和波蘭。

圖為中國大陸駐立陶宛大使館外觀。歐新社
圖為中國大陸駐立陶宛大使館外觀。歐新社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廣告區

【代購】

艾媽咪美國代購連線:詳細資訊請點我觀看美國代購

美國代購-polo熊:詳細資訊請點我觀看polo熊

【投資理財】

IX securities:詳細資訊請點我觀看外汇